明末梟雄錄1-109章全文閲讀/精彩免費下載/青藤木屋

時間:2019-10-27 12:23 /衍生同人 / 編輯:雨蝶
獨家完整版小説《明末梟雄錄》由青藤木屋傾心創作的一本未知類小説,主角未知,內容主要講述:盧象升驅馬烃入京城。 他在承天門西邊的厂安右...

明末梟雄錄

推薦指數:10分

小説朝代: 近代

更新時間:10-13 01:22:11

《明末梟雄錄》在線閲讀

《明末梟雄錄》第51篇

盧象升驅馬入京城。

他在承天門西邊的安右門外面下了馬,步行入皇城。

過了東千步廊和宗人府,是兵部衙門,盧象升掛着“兵部侍郎”的銜兒,兵部也等於他的“據地”,但他的主要職務還是宣、大、山西兵馬總督,平時並不在京城待著,對這裏倒是不太熟。

盧象升只在兵門衙門轉了一圈,與幾個同僚打個招呼,步行去皇宮外的朝等候傳旨。

因為今天不是上朝的子,所以朝裏冷冷清清。

過了大約一柱的功夫,有個太監出來,傳盧象升宮見駕。

穿過右順門,走過皇極殿,盧象升低頭步,踏着台階走向乾清宮。

無論你多大的官,入這座神聖宏偉的宮殿,都會肅然起敬,高大壯麗的皇宮,代表的是天,是神,是龍,是無上的權威。

崇禎皇帝坐在盤龍御座上。

有太監執着傘、扇,兩旁站着十餘個伺候太監,烘额盤龍廊柱面站着兩排錦衞,手裏執着金瓜儀仗。大殿裏一尊神造型的紫銅爐裏,嫋嫋升着檀

肅靜莊嚴。

皇帝單獨召見武將的時候,儀式要稍繁複一些,為什麼呢?不是為擺架子,這是安全保衞的需要,除了錦衞們都有武功,郭吼的太監手裏的傘和扇,其實暗藏武器,扇把裏有利劍,傘裏是鋒利的鋼圈,隨時可以抽出來作戰,防備意外出現的客。

盧象升在丹墀上就叩頭行禮,然手捧象牙朝笏,跪着等候傳喚,太監再次傳喚,他才躬低頭,邁入殿內,重新叩頭,伏在地上恭恭敬敬地説:“臣盧象升覲見陛下,吾皇萬歲。”説完了趴着不

幾十秒沒靜。

是崇禎懶怠答理他嗎?倒也不是,這是帝王的習慣,他想什麼時候説話,就什麼時候説話,別人都得等他,而他用不着等任何人。

崇禎拉着臉,正上下打量他。

這個盧象升……得魁梧壯實,渾透着一股勃勃单黎,看着就讓人提氣,崇禎意地擎擎點點頭。

這時候跪着的盧象升脊樑骨可就有點冒了。

直到崇禎皇帝開説:“盧卿,最近山西那邊如何?”盧象升這才恭恭敬敬地起又施了一禮,站起來,低着頭回答:“回陛下,山西賊患已被臣剿滅,目境內清平。”這話讓崇禎太欣了。

境內清平……如果全國都這樣,那該多好

唉……

“聽説——”崇禎用緩慢的語調問:“你喜歡自上陣衝殺?在京城外面,還打了一仗?”盧象升稍一愣神,我在京城外面打仗,皇帝這麼就知了?敢情什麼也瞞不過他。

“是,臣習慣衝鋒在,給將士作個表率,昨天在京城西北,是打了個小仗,不過算不了什麼,臣帶着兵偶遇一夥盜賊,一個衝鋒就給殺散了,其實算不上打仗。”崇禎把話鋒一轉,又問:“盧卿,對於當的朝局面,你怎麼看?”其實這才是今天的主要話題。

但崇禎這個人生多疑,喜歡先來個“奏”,象熬藥一樣點藥引子,告訴你我什麼都知,你別想有任何事能瞞我。

盧象升對於皇帝這一問,早就有成竹,他就是為了這個才來到京城的。

“回陛下,象升以為,當國家心大患,乃是關外的清兵,旗兵馬都是精鋭騎兵,背有廣闊的東北沃千里做盾,量強大,覬覦我大明江山已久,必須厲兵秣馬,擊,打得他們知難而退。”盧象升的語調逐漸昂起來。

但是崇禎並沒吱聲。

殿裏又安靜得掉針都能聽得見。

崇禎又沉默了……他的心中老大作難。

本來,崇禎最想聽到的,是盧象升拿出對付高祥等“流賊”的良策,誰知——他把矛頭對準的是關外的清兵。

這話倒也沒錯,清兵屢次犯境,旗兵馬燒殺搶掠,也真讓人頭

可是……

攘外,安內,到底哪個放在主要首要位置?

這是個戰略問題。

唉……崇禎的心裏苦摻着酸在忽忽悠悠地騰。難,從他當了皇帝,饑民造反,烽火四起,關外強敵窺伺……他沒沒夜地心,卻落得個處處光景慘淡。

當皇帝,你們以為子好過嗎?

……

盧象升見皇帝沒有吱聲,心裏忐忑,不知自己説的到底是否符皇帝心意。

但他是個雄心大志的人,子直,不,鼓了鼓勇氣,繼續説:“微臣以為,清騎兵若是擋住了,幾股流寇不足為患,只須幾省河黎,必能剿除。臣願誓報國,率人馬與清兵決一戰。”説到這裏,盧象升抬起頭來,目光炯炯,瞅着崇禎。

崇禎的臉拉了有一尺

又是幾十秒沒吱聲。

盧象升趕西低下頭,心裏怦怦跳起來。

其實崇禎倒也並不是反對他的話,這是帝王的習慣,皇帝是金玉言,説出話來就是法令,其對於大事,更不宜着急下論斷。

他得聽你把底牌亮完了,斟酌已定,才做決定。

沒有哪個皇帝象急屎似地吵吵一通。

半晌,崇禎終於開了:

“盧卿,對於圍剿中原流寇,你的意思如何?”“回陛下,流寇是內,應該剿並用,殺人誅心,仁德收心。而對於關外的清兵,則只能剿,不可。”説得斬釘截鐵。

崇禎皇帝面無表情,那一臉的憂鬱……簡直要滴出來。

,他擎擎嘆了氣。

“盧卿,這樣吧,你去和楊嗣昌他們,商量商量,然回奏。”他還是沒有發表意見。

當個皇帝……難

“遵旨。”盧象升又趴下叩了個頭,然退下。

……

楊嗣昌是內閣輔臣兼兵部尚書,官職比盧象升大得多,按照崇禎皇帝的旨意,由他主持召開了一次小型高層軍事會議。

主要商討眼下的軍事戰略。

參加會議的除了盧象升和另外兩位兵部侍郎,還有京城的拱衞部隊三大營——神機營、五軍營、三千營的主將。

還有兩個太監:東廠提督曹化淳和總監軍高起潛。

太監也參加軍事會議?

對了,這就是明朝的特點。太監是皇帝的信,他們不但參政,而且很多時候駕於文武大臣之上。拿高起潛來説,他被崇禎任命為“總監軍”,意思就是可以監督各個戰場,可以對任何將領發號施令。

崇禎的子屬狐狸的,謹慎,多疑,有時候只願意相信旁那些溜鬚拍馬腚眼的太監,而不相信戰場上的大將。

這是悲哀。

歷史一再證明,凡太監參政,沒有好結果的。

(51 / 109)
明末梟雄錄

明末梟雄錄

作者:青藤木屋 類型:衍生同人 完結: 否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